学术动态

[Macromolecules]聚1-丁烯单轴拉伸过程中相变机制的应变速率依赖性

  近日,我实验室博士生冯盛尧等在李良彬研究员、陈威副研究员和郭航博后的指导下在Macromolecules上发表题为Strain-Rate-Dependent Phase Transition Mechanism in Polybutene-1 during Uniaxial Stretching: From Quasi-Static to 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的专题文章。

该工作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宽角衍射技术和自制的高速拉伸装置原位跟踪仅由晶型II组成的PB-1薄膜在0.005100 s-1应变速率()内从晶型 II到晶型 I相变过程中的相变路径和物理机制。根据实验结果建立如图1所示的不同应变速率区域相变物理模型。在区域A0.005 s-1 <  < 0.5 s-1,加载过程是准静态的,晶型II发生了弹性形变,在屈服点之后,晶型II晶型I转变,这一转变被认为是通过链的构象变化和平移运动协同激活的。在这个速率区,长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构象的调整,所以只发生了固固转变,几乎所有晶型II在拉伸结束后都转变为晶型I。同时,晶型II晶型I晶体沿c轴拉伸,由于泊松效应,沿a/b方向收缩,这种形变模式被称为“晶格弹性伸长”。在区域B1 s-1 <  < 10 s-1,构象缺陷生长模式和晶格弹性伸长模式相互竞争。屈服点之后,少量晶型II晶体沿a/b轴伸长,沿c轴塌缩。极快的拉伸过程在短时间内将机械功输入,长链来不及响应,链的局部构象远离其平衡状态,导致晶格构象紊乱。随着拉伸的进行,晶相中的链逐渐无序化,含有高构象缺陷的晶格随着应力的增加容易熔化。在此区域中大部分晶型II仍转变为晶型I,最终稳定的晶型I和少量有构象缺陷的晶型II共存。在区域C> 50 s-1晶型II晶格的形变模式主要是构象缺陷的生长。随着拉伸的进行,大部分晶型II晶体趋于熔化,只有少数向晶型I发生相转变。然而,由于机械能的超高速输入,晶型I晶体中也出现构象缺陷,在硬化点之后这些晶体倾向于熔融。在样品断裂前,总结晶度很低,残留的晶体晶型II晶型I都含有构象缺陷。

总的来说,晶格的形变模式直接归因于施加的应变速率,而应变速率的不同则是导致能量输入的速率也不相同。动态加载能在短时间内产生高能量,使链构象紊乱,进一步导致初始的完美的晶体结构出现缺陷,变为无定形的前驱体,最终发生熔融。



该项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(2018YFB0704200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516330095190309151790503)的资助。


文章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21/acs.macromol.1c02561